金风送爽,丹桂飘香。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工会组织开展了“枫”华正茂、“影”你而来——佘山-广富林秋游活动。学院工会希望通过对松江秋日胜景的探访与历史文化的溯源,为教职工们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亲近自然与感悟历史中凝聚团队力量。本次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学院近二十位教工踊跃报名,共赴这场诗意盎然的金秋之约。
.jpeg)
清晨,满载欢声笑语的大巴从学院启程前往佘山森林公园。车行途中,“交小苗”们自发组织起成语接龙与秋日诗词飞花令,稚嫩而清脆的童声与教职工们的和应交织成趣,为旅途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意趣与温馨氛围。
上午九时许,队伍抵达佘山脚下的登山起点。佘山虽不高峻,但秋意正浓,层林尽染,正是登高望远的绝佳时节。教职工和“交小苗”们三两成群,拾级而上,在相互扶持与鼓励中向山顶进发。沿途枫林如火,银杏铺金,大家不时驻足拍摄,用镜头定格下“影”你而来的美好瞬间。经过半小时的攀登,全体人员顺利抵达佘山之巅——著名的佘山天主大教堂。在教堂观景平台上,大家俯瞰松江全貌,浦江秋色尽收眼底,远处广富林文化遗址的青瓦屋顶若隐若现。山风拂面,红叶飘零,人与自然在这片诗意的空间中融为一体,许多教职工纷纷表示,平日科研教学的疲惫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jpeg)
午后,队伍转场至被誉为“上海之根”的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行程是探秘水下博物馆,这座独特的建筑本身就诠释了“天人合一”的低碳美学。学院特别邀请了文博专家担任讲解员,引领大家穿越时光隧道,从新石器时代直至唐宋时期,仰观俯察一件件器型优美的古陶珍品。正如教职工在观展感悟中所写:“这些‘土与火’相融相生的艺术品,不仅是先民智慧利用自然的结晶,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华夏文明的延续正是一场跨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我们不仅要赞美这份珍贵遗产,更要铭记为子孙留下瑰宝的古代工匠,将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传承下去。”
.jpeg)
在专业细致的讲解中,教职工们系统了解了广富林作为上海历史源头的考古价值,以及先人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与环境共生的智慧。水下博物馆的特殊展陈方式,更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到“守护历史文脉”与“践行绿色发展”的内在统一。
.jpeg)
夕阳西下,一天的行程在充实与不舍中圆满落幕。上午登高佘山,饱览松江秋色;下午探秘广富林,溯源城市文脉。教职工和“交小苗”们不仅在自然风光中放松了身心,更在历史文化浸润中获得了精神滋养。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工的文化生活,增进了彼此间的默契与友谊,更激发了大家对低碳事业的新思考:守护自然生态与传承人文生态,本就是可持续发展这枚硬币的两面。

正如学院一直倡导的“低碳绿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理念,本次秋游选择市内文化地标,以绿色出行方式展开,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低碳实践。未来,低碳学院工会将继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组织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生态意义的活动,为构建和谐奋进的学院文化、推动绿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银莲路3号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
官方邮箱:culcc@sjtu.edu.cn
©2020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版权所有 沪交ICP备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