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碳路新章,临风启航|低碳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院长第一课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16 

9月14日上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集体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认真听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院士所作主题讲话,集中聆听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为全体新生讲授的新生入学第一课。

9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学院主楼报告厅举行。奥雅纳亚太区气候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人郑世有、中国区总规划师饶红、中国区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经理王静懿,九州大学亚洲校园办公室秘书ICHIMURA NAHOKO,低碳学院院长耿涌、党委书记郭亮、副院长何义亮,以及学院教职工代表、2025级全体新生共同出席典礼。典礼由何义亮主持。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郭亮代表学院致辞,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新生们即将开启的新阶段学习和生活提出三点勉励:一是爱运动、爱交大,在忙碌的学习科研之余,保持健康的体魄;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知道如何与身边人产生链结,不要沉迷于虚拟空间;三是在低碳学院不断成长、提升能力,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更要成为贡献者,与国家和民族相向而行,彼此成就,实现梦想。

Margaret Graham教授代表英国爱丁堡大学,通过视频连线向新生们致以真诚的祝福。她提到,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对大家的未来至关重要,期待能够有更多同学参与到两校的双学位项目。她鼓励同学们在新的学习阶段中,挑战自我、拓展新视野,把握机会、积极参与交流,更要享受在低碳学院的学习时光,结识新的朋友。

郑世有作为产业导师代表发言。他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挑战前所未有。同学们选择了低碳学院,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更选择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未来。低碳学院的教学理念具有前瞻性,相信大家在学院的培养下,不仅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扎实,更能具备敏锐洞察产业痛点、善于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成为深刻理解政策与市场的“复合型创新者”。

张垚鑫作为学术导师代表寄语新生。他结合当前低碳能源、低碳环境发展的形势,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希望大家树立远大的学术志向,同时,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携手合作。三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与积极的心态。

在典礼上,学院对2025级硕士新生中的优秀学子进行了表彰、颁发新生奖学金。

学院党委书记郭亮为陈熙、汪凯两位老师颁发新生班主任聘任证书。

2025级硕士研究生马诗琪、2025级博士留学生Minaam Afzal分别作新生代表发言。马诗琪表达了与学院、与同窗相遇的喜悦与期待;她号召大家利用好学院提供的优质资源,顺利完成学业课程的同时,培养思辨、质疑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珍惜接下来在学院的每一天,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低碳人的智慧与力量。Minaam Afzal表示,很荣幸来到中国、来到交大开启一段全新、不同的生活;相信大家在未来的几年里,在一切新的体验与挑战以及无比卓越的环境中实现蜕变。

耿涌为2025级新生讲授“院长第一课”。他指出,当前全球高温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他带领大家共同回顾英国引领的工业化革命、美国通过汽车发明加速经济变革的历史,聚焦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面临的能源转型和碳排放挑战。他介绍了学院成立背景以及未来展望,低碳学院的使命是为中国和世界的低碳发展提供一流的人才、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支撑。他勉励新生,坚持运动锻炼,以健康的身体助力学习与科研;开展跨学科研究,在跨学科的交流和碰撞获得新的灵感;积极参与国际性、国家级的合作与科研项目,助力自己的学业、科研成长;最后,他建议无论未来是扎根行业、报效祖国,还是深耕学术,都要尽早规划,利用交大给予的资源,在学院期间努力学习,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典礼最后,全体研究生新生合影留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他们在交大低碳学院的新旅程。

 

迎新时刻

9月13日,新生陆续抵达银莲路3号进行注册报道,领取学院贴心准备的新生大礼包,正式加入低碳学院大家庭。


  

愿2025级全体新生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在交大低碳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