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2021“中英储能与低碳建筑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低碳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2-0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凸显。建筑业一直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深入探讨高效储能与低碳建筑的深度结合方式,寻求绿色节能与城市发展的完美契合点。12月8日至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资助,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联合主办的“中英储能与低碳建筑”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赵长颖教授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环境、能源和资源学院院长Bleischwitz Raimund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在两天的论坛中,共有29位来自中英两国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线上线下共200余名观众参会。

开幕式由赵长颖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Bleischwitz Raimund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徐学敏表示,本次论坛汇聚了中英两国优秀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希望与会学者通过本次论坛,积极碰撞科学思想,凝聚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新合力,同时也希望低碳学院继续为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流的人才、技术及产业支撑,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Bleischwitz在致辞中介绍了该院在低碳建筑、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并表示,希望通过双方坚实的合作基础,共同推动两校在智慧能源、储能技术、低碳建筑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发展,为实现净零目标贡献力量。

会议开幕式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正国作题为《Preparation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Building Materials》的开场演讲,他介绍了其团队设计开发的一系列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研究了PCMS材料在建筑中的储热特性和节能效果,为复合相变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帅永教授作题为《Medium and High-Temperature Heat Storag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Carbon Neutrality》的报告。他分析了热化学储热技术的不足,讨论了解决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并探讨了中高温储热技术的交叉融合特性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静瑜在题为《Blossom with a Low Carbon Future-the Sustainable Practices from 10th China Flower Expo》的报告中介绍,在第十届花博会的设计中,通过采用低碳规划、低碳能源、低碳建筑、和资源再生等方式,成功获取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该展览获评国内同类展览最佳示范案例,并获得上海环交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浙江大学教授程军在报告《Wind/Solar Energy Storage to Produce Green Hydrogen and Synthetic Fuels through Electrochemistry》中回顾了中国氢能产业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浙江大学在绿色制氢和氨合成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通过风能/太阳能电解产氢并合成甲醇的项目进展。

江苏启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鈜作题为《High Efficiency Phase Chang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nd Low-Carbon Building Application》的报告,介绍了启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率先商用的无机相变储热技术——HEATRIX技术,并分享了基于该技术的分布式清洁储热方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向雷作题为《Solar Thermal Management, Storage, and Applications in Low-Carbon Buildings》的报告,他介绍了太阳能热转换和储热一体化集成技术,大大提升了太阳能热吸收效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启斌在题为《Solar Thermochem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Mid-and-Low Temperature Solar Energy for Power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的报告中介绍了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转化对清洁燃料的分解/重整,并实现在能量匹配条件下,对太阳能的梯级利用。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张颖的《A Discussion about Low Carbon Development Path for Buildings under “Double Carbon Goal”》报告通过数据和案例研究,以及对近期政策文件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发展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伟荣在题为《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in Energy Systems of Low Carbon Building and Community》的报告中介绍了机器学习在低碳建筑和社区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奥雅纳(ARUP)中国区总规划师、副董事饶红发表了题为《Low Carbon Practice in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的报告,介绍了奥雅纳的低碳规划,分析了各类土地的碳排放强度和特点,并提出了各行业为实现经济轻量化和城市绿色化的优化措施和减碳要求。

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Cliff Elwell在报告《Using Smart-Meter Data to Estimate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Homes》中讨论了使用智能电表数据评估住宅性能的新方法,以及其潜在应用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Dimitrios Rovas在报告《Smart Buildings @ UCL》中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故障检测和其他性能基准分析的重要性。

伦敦大学学院讲师Rui Tang在报告《Grid-Building Interaction Towards Smart Grids》中介绍了近期在多尺度的建筑需求响应和电网建筑互动方面所做的工作。

伦敦大学学院讲师Ivan Korolija在题为《Development of Detailed Large Scale Solar Opportunity Maps – London Case Study》的报告中介绍了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伦敦向零碳城市发展的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纪亚在题为《Study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Redox Flow Batteries》的报告中介绍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复合材料的开发,这些复合材料对于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离子选择性、降低极化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二天的论坛中,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张寅平首先作题为《A New Approach Based upon Inverse Problem and Variation Method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a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s》的报告。张教授介绍了其基于反问题和变分法,提出的求解理想建筑围护结构热物理性质和理想的非线性传热传质过程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非线性建筑能源和环境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闫晓晖在题为《Perspective on Scientific Issues and Requirements for Ultra-Low Platinum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的报告中分享了对超低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见解,介绍了超低铂燃料电池中电极结构、催化剂性能等对其性能影响的分析,为未来超低Pt燃料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代彦军在《Role of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 in Urban Environment》的报告中指出太阳能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的能源,如电力、供暖和制冷、自然采光和通风等,并介绍了多种可行的太阳能技术和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会波发表了题为《Research on Hygrothermal Properties and Influence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Moisture-controlled Building Materials》的报告,提出了金属有机框架(MOF)与传统吸湿性材料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并探讨了在当前和未来典型气象年份下,吸湿材料对中国不同气候区办公建筑的室内湿热环境和建筑能耗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陈黎在报告《Pore-Scale Study of Multiphase Reactive Transport Processes in Porous Media Related to PEMFC and CO2 Sequestration》中介绍了孔隙尺度上多孔介质的输运过程,揭示了不同过程间的耦合机制,并提出了全新的模型,增强了连续尺度模型对多孔介质中介质传输的预测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闫君在报告《Mechanism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Hydroxide for Thermochemical Energy Storage》中介绍了储热反应的机理和实验研究,包括分子动力学研究、循环稳定性以及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童抗抗发表了题为《Low Carbon Urban Energy Transitions》的报告,介绍了其关于实施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系统框架和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的研究,以及低碳城市能源转型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马文军在题为《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 a Low-carbon Resilient Community》的报告中讨论了低碳弹性社区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总体设计、技术路径和保障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柳春德在报告《Spatial Variability of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es on the Risk of Overheating in the UK》中介绍了创建未来炎热夏季年(HSY)的新方法以及HSYs在预测英国城市内部过热风险和与热相关死亡率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区域气候变化和气候空间变异对英国典型住宅室内热舒适性和能耗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吕小静在题为《A High efficiency and Net-Zero Carbon Oriented Hybrid System of SOFC/GT and Its Application》的报告中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效、低排放和燃料灵活性的SOFC/GT混合动力系统,分别在系统集成设计、安全运行区域划分、智能调控策略、以及碳氢化合物燃料中C-H-O高效转换等技术,以及其在净零海洋动力、低碳能源系统和净零碳微能源网中的应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Catalina Spataru在报告《Innovative Solutions to Enable Buildings' Energy Transformations Towards a Net-Zero Future》中通过展示为实现建筑能源转型、价值链及其相互作用、商业模式、能源存储法规方面的主要障碍和挑战所做的工作,提供了能源开放广场项目的见解。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讲师Nino Jordan在报告《Policy Instrument for Steering Construction Towards Alignment with Net-Zero》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解决碳密集型建筑材料没有充分碳定价问题的政策方案,并强调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其团队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助理Wanlin Chen在报告中评估了中国十种最密集使用的建筑材料每年所消耗的能源和碳排总量,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建筑行业潜在的二氧化碳减排机会。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巴特莱特环境、能源和资源学院院长Raimund Bleischwitz在报告《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Implications for Decarbonisation, and Proposed Partnerships with China & UK》中分享了对中国循环经济政策制定和挑战的理解以及其对脱碳影响的理解,并为中英两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提供了思考和建议。

论坛还组织了圆桌讨论和交流环节。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副教授任涛、副教授吕小静、副教授鞠生宏、副教授李京、助理教授陈盈竹等出席了交流环节并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中英双方学者就学术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储能技术与低碳建筑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本次论坛来自中英两国高校的学者们分享了在储能、智慧能源和低碳建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建议,从科学研究者的角度有力促进了储能与低碳建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群创新,为加快实现未来低碳城市和零碳建筑图景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