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2022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平行分论坛《能源转型与路径探讨》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2022年9月8日至9日,由生态环境部、财政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22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圆满举办。8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承办的《2022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平行分论坛:能源转型与路径探讨》在线上线下成功举办。来自社会各界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的百余位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论坛同时开通了现场直播,线上近60万观众共同参会。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赵长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张九天,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柴麒敏,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Aristides Kiprakis,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Catalina Spataru,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顾骁坤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亚洲开发银行高级能源专家Alfedo Bano Leal ,湖南省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维,上海电气集团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禹成参与圆桌讨论。会议由赵长颖主持。
《能源转型与路径探讨》分论坛旨在为国内外关注能源转型的专家、学者与产业界人士搭建一个专业的互动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传递和交流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政策、科技创新与行动,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创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Catalina Spataru教授首先带来主旨报告《推进蓝绿色经济,促进亚太地区的可持续转型》,她指出要推进蓝绿色经济需要节约资源,同时各方资源之间需要互相调节以实现合力、提高韧性。蓝绿经济在亚太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亚太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海上风电,并且实现了与陆地电网的并网。关注蓝色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连接点,确保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环境可持续性,推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提供公众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后,柴麒敏主任分享主旨报告《我国“双碳”战略下能源变革政策展望》,报告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我国的顶层战略导向之一,将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能源技术创新、能源产业链以及配套金融投资等各方面产生系统性、革命性的影响。重点领域企业和金融机构也都提出了积极目标,各地也都在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需要高质量推动能源变革与“双碳”进程。
张九天研究员带来主旨报告《碳中和愿景下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行动》,他指出实现碳中和在行业之间需要相互支撑,区域之间也会有统筹需要,按照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布局,东部地区完全实现碳中和可能不太现实,中西部地区具备负排放潜力较大,需要从全国范围统筹安排,尽早形成面向碳中和愿景的综合战略纲要。同时企业是落实双碳任务的最终主体,希望社会各界在未来给予企业更多支持,一同促使“减碳”任务的完成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赵长颖教授分享了主旨报告《碳中和愿景的能源转型:路径探讨及技术展望》。报告分析了我国当前能源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我国将重点在新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等三大领域开展研发攻关与推广应用,为实现能源在电力热力、工业减排、交通等领域的成功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政策引导产业布局和方向,低碳能源转型关键取决于技术发展,气候投融资为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Aristides Kiprakis教授分享了《提高电力系统储能价值》,他通过电力系统模型PyPSA-Eur引入市场潜力评价方法在不同场景下从系统价值层面研究储能技术评价体系,从降低成本之外角度知道未来电力系统发展有价值的储能技术。指出从宏观能源系统角度,储能的价值在于满足增加经济价值、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等系统目标。科学配置储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储能价值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虎添翼。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顾骁坤带来主旨演讲《基于电力数据的碳排放监测方法研究进展》,这个项目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和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报告指出利用电力数据预测企业碳排放量是碳监测的未来方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将促进企业提升电气化水平、协助政府制定双碳政策、帮助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最后,在张繁的主持下,赵长颖、Alfedo Bano Leal、李瑾、赵维、汤禹成就主题“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各方优势促进能源转型”展开圆桌对话、深入探讨,为推进能源转型群策群力。嘉宾们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在单位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计划、举措、思考等等,大家一致表示,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发挥碳市场与绿色技术的协同推进作用,加快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对大家加深碳中和碳达峰的认识与理解,促进能源转型,加快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