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分论坛—“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路径探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09 

12月8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指导,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 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12月8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承办的分论坛-“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路径探讨”成功举办。来自社会各界关注双碳与能源转型的近50位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同时开通了现场直播。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赵天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航天八院原副院长孟光,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Volker Sick,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赵长颖,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Markus Mueller分别作主旨报告。会议由赵长颖主持。

 

领导致辞

 

沙海林首先代表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对上海交通大学分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以“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的主论坛已于上午在国际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主旨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主论坛。他特别对上海交大为本次国际论坛的联合举办所作出的努力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周强指出,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理应率先推进,努力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与发达国家自然达峰不同,我们是在面对当前的发展阶段下为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动。要立足于上海的资源能源禀赋,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行动,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的稳定发展。

张安胜表示,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大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积极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为绿色发展输入强大动能。他期望参会的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立足长远发展,携手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贡献我们的力量。

 
主旨报告

赵天寿院士首先作主旨报告《面向碳中和的储能技术》。他指出,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课题,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需要不同时长的规模化、高安全储能技术。目前,现有储能技术各有各的优势,同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探索储能新理论与新方法,来突破储能技术的瓶颈。他着重对液流电池做了介绍,表示液流电池具有安全、可规模化、长寿命、高效率、高能密度等优点,期望在未来可以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也希望业界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双碳的目标。

郭烈锦院士作主旨报告《超临界水气化-无污染碳资源化利用的一体化协同多联产技术》。他表示,以能源有序转化作为一种理念,科学运用能源的能量和物质的双重属性,去构建碳中和和无海化的新型能源转化利用的技术与产业体系,这样才能为过程能源供给安全提供坚强的保障。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转化还是化石能源转化利用,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就必须要打好水这张牌,以水为基,能源有序转化、碳集索隐,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多联产高值化、循环利用、回归自然。

魏伟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重点领域技术优先序分析》的报告中指出,科技支撑是实现碳中和的唯一途径,双碳目标必然将为中国的减碳技术、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众多的减碳技术手段根据其减排潜力和技术可行性及优先序进行分析,都要顺应当下的社会生产变革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此外,要构建新的能源体系,工业体系存在重构的过程,对于碳减排相关的重点领域,他表示要重点关注包括煤电、储能、氢能、化工、高铁、有色、交通、建筑等领域

李俊峰的报告《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的逻辑》 围绕目标逻辑、路径逻辑、挑战逻辑、对策逻辑四个方面展开。他表示,目前业界专家已经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很多的合作成功经验,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期待世界各国放弃纷争,精诚合作,尤其是加快技术进步的合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能源转型,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大家共同努力。

孟光在《遥感卫星助力“双碳”战略发展》的报告中提出,想要得到大范围的碳源碳汇的数据,则需要把空间的卫星和地面的进行结合,天地一体监测,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我国卫星监测有两种手段,一种是被动接受数据,另一种是打一个激光来接受数据,被动探测空间分辨率较高,覆盖范围较大,主动探测是测量精度较高、可全天时探测。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在数量上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距离实现高精度的碳汇碳汇监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期望未来在研究中把天基和地基的数据相结合起来,以便为碳达峰、碳中和的监测评估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助力我国“双碳”战略发展。

Volker Sick作主旨报告《实施碳捕集利用技术的思考》。报告围绕需要利用碳捕集的产品的原因、最大的气候影响产品、关键杠杆和促成因素、投资、设施和实现范围、技术发展的演变等方面展开。他阐释了碳捕集于利用的精准定义,并表示,实施碳捕集利用技术是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赵长颖作主旨报告《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探讨及技术展望》,报告分析了我国当前能源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我国将重点在非化石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等三大领域开展研发攻关与推广应用,为实现能源在电力热力、工业减排、交通等领域的成功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挑战严峻,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政策引导产业布局和方向,技术引领变革发展。

Markus Mueller在报告《海上风电:实现碳中和的挑战和机遇》中阐述了英国、欧盟以及中国海上风能机遇和挑战,预测未来的风机体量将达到20000kw,高度达到250m。此外,他介绍了多种大型风电技术,以及如何再制造大型风机做到减碳,为海上风电的碳中和路径阐明了其中机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能源转型首当其冲。本次2022 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分论坛—“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路径探讨”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关注低碳能源转型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搭建了一个专业的互动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新能源、储能、碳监测、碳资源化利用、碳捕集、零碳负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趋势,传递和交流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政策、科技创新与行动,对全社会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共创低碳发展新格局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