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科研成果 | “交大低碳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3-06-05 

2023年6月5日

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环境日主题为

“减塑捡塑”

旨在提高人们对于塑料污染的危害认识

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并促进循环使用

2023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宣传口号,阐述今年环境日主题的丰富内涵。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面向国际前沿,立足我国环境保护和“双碳”战略需求,持续躬耕,废弃物资源化团队取得了喜人的科研成果,多篇文章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在科研一线扛起交大低碳人的责任担当,持续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Part1 交大低碳人

实现“绿色转化 变废为宝”

封面文章

生物质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替代品,因此开发生物质资源是缓解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甲壳素是一种天然含氮高值生物质资源,而甲壳素水解至单糖是其利用的关键第一步。传统工艺使用强酸腐蚀性大、环境危害大。我院陈熙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绿色高效的甲壳素老化-水解机制经老化处理后的甲壳素,在50 wt% CaCl2溶剂环境下可以实现51.0%的NAG水解产率。在溶剂中加入ZnBr2 (10 wt%)混盐后,产率可进一步提高到66.8%。该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的水解过程中过高浓度酸的使用,且使用廉价CaCl2溶剂,降低了反应成本,绿色高效,实现温和条件下甲壳素的快速水解。该成果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著名学术期刊Green Chemistry接收并选为封面文章。

文章题目:Acid hydrolysis of chitin in calcium chloride solutions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gc/d2gc04246k

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生物质炼制

除此之外,陈熙团队围绕单原子催化剂在木质纤维素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方面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前瞻性文章“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over Single-atom Catalysts“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可持续能源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接收。该文章综述了单原子催化剂(SAC)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在生物质精炼方面成为了一种新的前沿技术,特别是在选择性加氢方面表现出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等优点。通过简要介绍近期SAC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或衍生原料加氢反应方面取得的进展,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探讨不同底物(糠醛、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等)中的反应条件及反应机理等。由于SAC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精炼中的突出表现,它将具有未来巨大的开发潜力。

文章题目: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over Single-atom Catalysts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se/d3se00454f

 
作者介绍

陈熙,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副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颜宁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转化利用、碳材料、绿色环保材料以及纳米催化等研究。任RSC Advances期刊副主编,Carbon Neutrality青年编委。在Nature、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Green Chemistry、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ChemSusChem等知名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SCI引用3300余次,H index 27,授权国际专利1项。
 

Part2 交大低碳人

助力厨余垃圾能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