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碳”索职路|低碳学院就业引导实践团深入上海重点单位开展参访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08
为深入了解低碳行业关键领域,推进就业引导工作,同时深化校企合作纽带、走访看望学院校友,2025年6月25日至7月1日,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师生代表团深入上海多家重点企业一线,进行参访交流。本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何义亮,院长助理鞠生宏、任涛,副教授韩伟吉、童抗抗,学院合作交流与高端培训办主任季亦利、学工办主任张莹带队,学院2023级、2024级低碳能源、低碳环境方向硕博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6月25日,实践团前往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深入了解了研究院的低碳技术、数字化技术与机器人技术。中央研究院是上海电气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和集团内外协同创新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面向工业、面向主业、面向集团发展的战略定位,打造“工业大望楼、壹号埠、知识产权服务”三大平台。
能源低碳Hub负责人朱郁波对中央研究院的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人才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吉就人才培养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低碳学院校友周铭贤与王宇轩就各自工作内容进行了分享。
实践团师生就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公司人才战略、用人需求等方面进行提问,并得到了与会人员真切详细的解答。


学院老师看望LCC校友周铭贤、王宇轩
国网英大碳资产(上海)有限公司
6月27日,代表团一行前往国网英大碳资产(上海)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专业碳资产管理。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在碳审核、碳资产开发、碳交易、低碳研究与培训、碳金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国网浦东双碳展厅,深入了解国家电网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方向与成果。

双碳技术部副主任李树德首先就国家电网发展历史与架构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了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的服务范围与工作核心。副总经理王放强调了希望学生能够打开知识面,结合实践来弥补学校与工作间的差异。计划财务部耿晓静就人才招聘与人才培养规划进行了介绍。华东事业部总经理郭毅楠就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建议进行了深度分享。
参访团师生就公司业务内容与人才需求进行了提问,并得到了耐心解答与指导。

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
6月30日,实践团走进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具备钢铁行业完整生态平台,集资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投融资、金融中介、技术与产业特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在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解了公司的在线交易平台、循环物资处理平台、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等相关产品,切身感受到公司在钢铁领域的扎根与建设。
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张煜东,绿碳事业部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徐少兵以及人力资源部、绿碳事业部相关成员参加座谈会。团委书记张煜东介绍了公司人才培养对象及项目,着重提及了对于新员工的多方位培养指标,形成个体的能力矩阵,尤其希望员工能够多元跨界、深入基层的培养目标。 产品运营高级经理成常杰介绍了公司绿碳事业部的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还提及了部门目前的重点项目,学院师生充分感受到相关业务与低碳事业的紧密连接,并且在钢铁行业中起到表率作用。低碳学院2023届校友王宝艺、2024届硕士生校友姚心倩向大家分享了工作中的感想与收获。
互动环节,实践团成员们对公司的产品及平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针对兴趣点开展了丰富的讨论,增加了学生们对相关行业的深度认知。

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实践团来到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环境检测事业部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沙燕明等一行热情接待低碳学院参访团。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生态环境和建筑环境领域的技术研发、环保咨询、监测检测、环境修复治理等业务。


参观伊始,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代表团介绍了所处地作为绿色建筑所应用的绿色技术,带领代表团前往分析实验室与数智实验室进行参观。




座谈会中,环境检测事业部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沙燕明就总公司及建科环境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综合办公室主任傅蕾就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介绍。环咨事业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部部长王培就部门目前与未来的工作内容和目前行业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交大校友白雪就其从校园到职场的心路经历和成长经验进行了热心分享。

低碳学院副院长何义亮详细介绍了学院情况,并希望加深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和人才输送网络,实践团师生积极围绕低碳城市转型、人才发展政策等问题进行交流提问。

此次暑期就业引导社会实践上海之行,是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践行产学研用融合的生动实践。从电气能源的低碳创新,到碳资产的专业管理,从钢铁生态的绿色探索,再到气候变化的应对,企业的前沿实践与责任担当,勾勒出低碳产业的广阔版图,也为低碳学院师生们展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低碳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协同,让课堂对接产业、知识赋能实践,培育更多懂技术、有担当的低碳人才,携手企业在双碳征程中,书写更多绿色发展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