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行业引领·绿动未来|低碳学院师生实践团赴深圳开展行业教育实践
为探索低碳行业产业发展现状,提升低碳学子行业认知,增强职业竞争力,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成效,2025年7月7日至7月10日,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师生一行赴深圳,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副教授龙霞、韩伟吉,学院合作交流与高端培训办老师储倩、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臧磊杰带队,2023级、2024级低碳能源、低碳环境方向硕士生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在紧凑的两日活动中,实践团先后参访了深圳市四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机构,涵盖新能源、绿色金融、环保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未来绿色发展的重点,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卓越级智能工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前往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系统考察企业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欣旺达构建了覆盖电池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回收利用的绿色产业链,其“零碳工厂”模式与数字化碳足迹平台成为行业标杆。
参观伊始,师生一行在相关负责人的讲解下参观了欣旺达文化展厅,从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技术创新、制造工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学习了解,直观感受了欣旺达从锂电池到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
座谈交流会上,欣旺达人力部刘海萍、石莹等系统阐释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人才培养以及校招项目介绍,ESG高级经理刘程曦则进行了公司可持续发展工作介绍,重点解析了碳足迹、电池护照、电池回收等在低碳方面的创新实践。
龙霞代表学院详细介绍了学院情况,并希望加深学院与公司的合作关系与人才输送。实践团师生积极围绕公司岗位需求、校招细节以及新能源领域专业知识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提问,氛围良好。
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比亚迪(BYD)集团
7月8日下午,实践团一行赴比亚迪(BYD)集团深圳总部进行深度参访交流,沉浸式体验、感知绿色科技硬实力。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开启了比亚迪集团展厅与技术博览馆的参观之旅。师生们系统了解了比亚迪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布局以及覆盖广泛的主力车型谱系。展厅内清晰展示的整车制造流程,揭示了比亚迪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的奥秘。
参观结束后,校企双方聚焦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开展深度对话。比亚迪集团人力资源处校企合作负责人吕晓东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人才发展战略、完善的培养体系及最新校园招聘政策,表达了比亚迪对高端人才的渴求。
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热管理系统架构与设计子领域技术负责人孙磊,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前沿技术领域,与龙霞、韩伟吉副教授及研究生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讨与科研合作意向交流。
毕业于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任比亚迪高级热管理工程师的校友杨基鹏,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宝贵的校招经验与职场心得,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切实的指引。
学院师生围绕实习实践、校招求职、职业成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提问与互动,在答疑解惑中,学生们更加明晰了未来航向,双方就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沟通机制达成初步意向。
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绿色交易所
7月9日上午,师生一行前往深圳绿色交易所,深入了解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绿色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深圳经验”。
深圳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原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经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历经十余年发展,绿交所已成长为全国唯二的集交易所、智库、能力建设中心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机构,成为绿色低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所品牌之一。
综合管理部副总监龚露热情接待实践团,并围绕公司“绿易青峰”的理念,向实践团逐一、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六大绿色业务布局。在她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通过碳排放权现货交易系统对碳交易市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并进行了模拟实操体验。
在座谈交流中,双方围绕公司、学院情况进行了相应介绍。龚露、人事部陈虹秀分别围绕公司业务、人才战略、校招实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韩伟吉作学院情况的简要介绍。师生们围绕实习校招、人才培养进行了多维度提问,得到了耐心解答。
绿色发展的行业标杆——深能南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7月9日下午,实践团参观了深圳市深能南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下简称“深能源”),全面参观了公司的绿色发展成果及垃圾焚烧发电的先进技术。公司工程师陈磊为实践团介绍了深能源所承担的垃圾发电项目的具体情况。
南山能源生态园是由深能环保建设打造,承担国内领先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2300吨。在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方面,项目执行全球最严的“深圳标准”:通过包含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脱酸塔、活性炭吸附、干/湿法脱酸、袋式除尘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内的七段式烟气净化工艺,确保烟气排放指标全面优于欧盟标准。同时,项目实现了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垃圾焚烧残渣被制成透水砖,应用于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显著减少了废物体积,充分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深圳智慧。同时,生态园创新性地实践“邻避变邻利”理念,履行“建一座工厂,还一个公园”的承诺,成功打造了一个集固废处理、科普教育、绿色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型城市综合体。
通过观看宣传片,实践团了解了“环保即生活”的理念。园区内的循环再生艺术馆陈列的展品以垃圾为创作材料,巧妙地将垃圾转化为各类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示了垃圾循环再生的无限可能,激发了大家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考。
在模拟垃圾分类游戏区,队员们亲身参与体验,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兼具的方式加深了对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的理解,为后续深入了解垃圾处理流程奠定了基础。随后,大家深入垃圾处理的核心区域,依次参观了主厂房、进料间、焚烧室以及烟气净化控制室等关键场所。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垃圾从收集、运输到处理的全过程,包括先进的焚烧技术和高效的烟气净化工艺,直观感受了现代化焚烧技术的精准并对智慧科技在垃圾处理领域的强大应用赞叹不已。
活动尾声,公司人力资源及技术主管与参访师生登上可俯瞰伶仃洋的烟囱顶层“天空吧”,并在此展开座谈,探讨深圳能源的行业、职业发展机会。
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参访新能源领军企业,深入了解了电池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链构建;探索了碳交易市场的前沿实践,见证了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的深度融合。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对低碳产业多维度的认知,更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深度交流,明确了新时代绿色人才的成长路径,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双碳”青年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