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实践传真I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技术与机遇
电力系统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基于前期在新能源关键矿产资源管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及气候变化重点行业适应等方面的研究基础,结合低碳学院的优势学科方向,张宇泉副教授课题组在2025年暑期开展了“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技术与机遇调研。
在学院及参访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电力系统低碳技术与机遇调研”暑期实践团于8月-9月初,分别前往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三家单位开展了调研,内容覆盖新能源发电端、输配电环节,以及碳资产管理。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
2025年8月4日上午,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开展专题调研。课题组张宇泉副教授、高端培训办季亦利主任、23级李林峰、李姝玥和24级陈洁博士生参观了企业展厅,并与企业开展交流座谈,深入了解我国风电高端装备的技术跃升与低碳发展。
在展厅参观环节,实践团一行在讲解员引导下沉浸式了解了上海电气风电“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愿景与核心业务布局。从风资源评估、智能设计、智慧运维到退役回收,再到储能、氢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的横向拓展,同学们对企业构建的新能源生态体系表现出浓厚兴趣。面对大屏幕上展示的智慧风电场、海上风机批量装机和“风—光—储—氢”多能互补系统,同学们围绕数字孪生风场如何调控、绿色电力如何量化减碳成效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企业技术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风云”智慧系统如何通过AI算法对风机运行的200余项核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故障预警与运行效率提升。同学们就系统运行逻辑、算法准确率、实际场景应用等提出问题,技术人员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讨论。
座谈还延伸至风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退役叶片回收现状、设备绿色制造等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风电设备回收利用的政策瓶颈在哪”、“如何通过高校科研推动回收技术突破”等问题,企业代表对同学们的提问深度和视角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将专业所学与产业实践相结合。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
2025年8月6日,实践团赴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参观调研,受到企业热情接待。
实践团一行首先参观了公司展厅,系统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科技成果以及在服务区域经济、推动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企业在电网智能化、绿色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
座谈交流中,企业专家详细介绍了当前电缆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现状与技术挑战。随着城市电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展,废旧电缆的规范回收和资源再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以物理回收为主的处理方式面临诸多挑战,亟需从技术革新、成本控制、制度保障等方面加以突破。
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背景,围绕材料分类、回收率提升、政策机制等方面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深入交流。企业方鼓励学生关注绿色低碳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
2025年9月3日,实践团师生赴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调研。本次调研围行业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展开,期间主办方邀请了行业领先的专家学者、技术创新者和企业领袖共同参与,致力于探索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技术和理念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国网英大碳资产负责人回顾行业的飞速发展,分享公司在推动行业前沿技术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独到的见解。除此之外,多位负责人就各自领域展开讲解,涵盖建筑、环保、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多个议题。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行业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与合作交流的盛会。实践团师生不仅在活动中领略到行业前沿的技术和思想,还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企业方表示,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推动行业创新与合作,实现技术和产业的双重升级。
通过此次围绕电力系统低碳技术与机遇的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了解了企业在推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创新成果。各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所展示的技术突破与实践模式,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未来低碳经济提供宝贵的参考。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低碳技术的认识,也为发掘电力系统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实践团期待能够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未来积极投身低碳事业,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实现可持续的能源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