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低碳能源硕博学生党支部在低碳学院党员之家(临港)和东中院4号楼4-102(闵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了党支部10月党日活动大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茅恩恺同志主持,全体学生党员参会,核心围绕 “教育思想大讨论” 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两大主题展开,为人才培养与党员思想建设凝聚共识。
本次教育思想研讨紧扣 “把准人才成长方向”“建设人才培养高原”“涌现人才培养高峰” 三大主题,党员同志结合学科特色与自身经历,提出针对性建议与思考。
李铎一同志围绕“把准人才成长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大思政课”。把课程、科研与社会实践打通,以真实问题育人。二是学风建设。落实”导师把关一朋辈互助一个人自律”三级机制,实行日读书、周汇报、月攻关,公开里程碑与成果,学术不端零容忍。三是心理健康。将心理素养融入入学教育与主题党日,并以体育与社团活动筑牢第一道防线。让我们以问题为牵引、以实干见成效,交出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答卷。
郑心怡同志围绕“建设人才培养高原”,提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突破路径。她建议专业核心课须锚定前沿,重构内容。每学期邀请领域顶尖学者共建“前沿模块”,将最新论文、专利、竞赛成果转化为案例,嵌入教学;同步升级实验,把科研平台向课堂开放,实现“做中学”。此外,课程考核需从 “一张卷” 转向 “一项题”,要求学生用新方法解决真问题。
此外,李恒光同志结合国家战略与教育现状提出补充建议。他强调,学科专业设置需紧扣 “双碳” 等国家战略与产业趋势,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建设要杜绝 “名新实旧”,针对 “学生不听课” 问题,建议优化课程设置,要么削减冗余课程让学生专注科研与实习,要么开设高质量前沿课程供自主选择。
围绕“涌现人才培养高峰”这一主题的研讨中,刘士淳同志针对 “涌现人才培养高峰”,重点提出 AI 技术应用方案。他表示,可利用 AI 开发 “学业画像与潜能预测系统”,通过分析学习行为、研究兴趣等数据,为学生构建动态画像,智能识别优势领域并推送课程资源;同时,将 AI 打造为 “虚拟导师”,提供 24 小时学术答疑,解放真人导师精力,通过 “双导师” 协作推动个性化培养。
会议第二阶段,茅恩恺同志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他指出,该著作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丰富与发展。此次专题学习,不仅让低碳能源硕博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明确了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的努力方向。茅恩恺同志在总结时强调,全体党员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思想精髓融入日常学习、科研与生活中:既要立足专业深耕细作,在低碳能源领域攻关核心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也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风建设、朋辈互助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支部成为 “理论学习扎实、科研能力突出、服务意识强烈” 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培养高水平低碳能源人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党日活动通过专题研讨与理论学习,实现了 “实践探索” 与 “思想武装” 的双向结合。党员同志围绕人才培养提出的多维度建议,为后续优化育人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学习,则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党支部表示,将把此次活动成果转化为具体举措,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党员队伍建设。